建設項目工程分析是環評報告的重要組成部分,需要重點關注項目概況、工藝流程、污染源強等內容,以下為你詳細介紹: 項目概況:需明確項目的基本信息,如名稱、性質、地點、規模、產品方案等。以一個化工項目為例,要清楚其具體生產何種化工產品,年產量多少,建設地點周邊的環境狀況等,這些信息是后續分析的基礎。 工藝流程及產污環節:詳細分析項目的生產工藝流程,繪制準確的工藝流程圖,清晰展示從原料投入到產品產出的整個過程。在此基礎上,精準識別各個環節中污染物的產生位置、產生方式和產生種類。例如在電鍍工藝中,要明確電鍍槽、清洗槽等環節分別會產生含重金屬的廢水、酸霧等污染物。 物料平衡和水平衡:通過物料平衡分析,確定各種物料的投入量和產出量,包括原材料、中間產品、副產品和廢棄物等,這有助于準確計算污染物的產生量。水平衡分析則聚焦于項目用水情況,明確新鮮水的用量、循環水的用量、廢水的產生量和排放量等,為廢水處理和水資源循環利用提供依據。如在造紙廠項目中,通過物料平衡可了解紙漿、化學品等物料的使用和轉化情況,通過水平衡可掌握生產過程中的用水環節和廢水產生規律。 污染源強分析:這是工程分析的核心內容,要對廢氣、廢水、噪聲、固體廢物等各類污染源進行詳細的定量分析,確定污染物的產生濃度、產生量、排放濃度、排放量、排放方式(如連續排放、間歇排放)以及排放去向等。以火力發電廠為例,要準確分析其燃煤過程中二氧化硫、氮氧化物、顆粒物等廢氣污染物的產生和排放情況,以及廢水、灰渣等污染物的產生量和處置方式。 清潔生產分析:從生產工藝的先進性、設備的節能性、資源能源的利用效率、污染物的產生和排放水平等方面,對項目的清潔生產水平進行評估。對比國內外同行業先進水平,找出差距和存在的問題,提出相應的清潔生產改進措施和建議,以減少項目在生產過程中的資源消耗和污染物產生。例如在制藥企業中,評估其采用的合成工藝是否先進,是否能夠通過優化工藝參數、更換高效設備等方式提高原料利用率,降低污染物排放。 項目選址及總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:考察項目選址是否符合區域總體規劃、土地利用規劃以及環境功能區劃等要求,分析項目與周邊環境敏感區(如居民區、學校、醫院等)的位置關系是否合理。同時,對項目總平面布置進行分析,評估功能分區是否明確,生產區、生活區、辦公區等布局是否合理,是否有利于減少污染物對周邊環境的影響,以及是否便于物料運輸和生產管理等。例如在建設一個石油化工項目時,要考慮其選址是否遠離人口密集區,廠區內裝置的布置是否符合安全和環保要求,是否有利于減少廢氣、噪聲等對周邊環境的影響。

[[文章部分圖文來源網絡僅供參考交流使用,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刪除]]